中共黨媒《人民日報》這篇發表在8月10日的文章,題目為《辯證看待〝人走茶涼〞》。這篇直接批評老人干政的文章發表的時間也很敏感,正值北戴河會議處於有還是沒有的猜測之中。北戴河會議被認為是老人干政的象徵。
這篇署名顧伯衝的文章,除了對那些退下來的〝不插手、不干預〞的老幹表示讚賞,文章還歷數〝老人干政〞現象:在位時安插〝親信,為自己以後發揮〝餘權〞創造條件,退下來後〝重大問題還是不願撒手〞,並稱〝這種現像不僅讓新領導左右為難,不便放開手腳大膽工作〞,更嚴重的是導致〝拉幫結派、山頭林立,搞得人心渙散、正常工作難以開展〞。
文章稱,〝人走茶涼〞是一種社會規律。文章明確指:〝當領導幹部離開原來單位、原有職位後,自然就不能再擁有原來那份權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謀其政'的人,才會履行與其責任相匹配的職責〞。
這篇文章中指的〝領導〞是誰?是網友最關心的話題。雖然中共政治中〝老人干政〞是一個歷史問題,但近十幾年來,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已經被認為是老人干政的領軍人物。他的繼任者胡錦濤一直被他箝制,當了十年〝小媳婦〞。剛被拋出的中共前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已經死亡的徐才厚,都是江澤民一手提拔,安插在軍中作為他的代言人,以便他退位後繼續操控朝政的。
所以,〝人走茶涼〞這裡的〝人〞很自然的被輿論指認為是江澤民。
就在網友嬉笑怒罵這位期望〝人走茶熱〞的退位領導之時,微信公眾號〝時局眼〞當天就跳將出來,拋出一篇標題為一句自問自答的文章。 〝人民日報猛文被授意而寫?只是過度解讀〞,反而坐實了文章確實是〝被授意而寫〞的。
時局眼甚至還挑明了說,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人猜測,此文出籠〝或將意味著我國的反腐要出最大大大的大招了〞。
香港《東網》署名楊彼得的評論稱,文章所提的這所謂〝最大大大的大招〞,意味著中國要〝出大事〞了,套用習近平的話說,中國政壇將要〝地動山搖〞了。
楊彼得聯繫中國的政治現實,剛抓的郭伯雄,被判處死緩的軍委總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以及另一軍委副主席徐才厚被訴中病歿,還有早前已赴秦城監獄坐牢的薄熙來、周永康,〝他們都是哪位中央老領導的親信〞,楊彼得認為,很多人都清楚。
他認為,這不是指誰不指誰的問題,而是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公眾深信官媒文章必有所指,是〝影射文學〞。
對時局眼說,《辯證看待〝人走茶涼〞》就是一篇普通的評論,沒有任何背景,現在是〝被網友一廂情願的過度解讀〞了。楊彼得說,〝你不說我還沒把問題想得那麼複雜,你越說我越覺得事情不簡單〞。
楊彼得認為,中共官媒上很多你以為〝普通的評論〞,其實有相當複雜的背景。官媒是各方輿論博弈的陣地,刊發每篇理論文章,其實都大有來頭。
例如,毛澤東有句名言:〝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
那麼,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習近平反腐要祭出的〝大大大招〞要打向的就是江澤民。
中國時局觀察人士分析,習近平反腐打江本來按照循序漸進的步伐在走,突然要使用〝大大大招〞的閃電攻勢,很可能與5月份開始的中國大陸法輪功學員控告江澤民有關。
目前,海外《明慧網》報導,到本週8月6日為止,已超過十三萬四千名海內外法輪功學員及家人向中國最高檢察機構控告、起訴江澤民,敦促中國最高檢察機關就江對法輪功的迫害罪行立案追查。
觀察人士都在猜測,從郭伯雄被拋出,陸媒罕見點名江澤民,到直接抨擊老人干政,習近平的〝大大大招〞的第一步,抓捕江澤民的輿論造勢已經悄然開始。
(來源: 新唐人2015年08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