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小米手機因價格低廉在中港台的銷售量持續攀升,但日前,該公司被曝光在未經用戶同意下,會上傳用戶電話簿聯絡人、短信聯絡人及來電者電話號碼等資料至北京。
台灣科技網站iThome上週五委託科技顧問公司F-Secure,測試小米3及紅米1S兩款手機,發現插入SIM卡後再連接Wi-Fi,紅米1S會自動上傳其手機序號及電話號碼至一個相信是小米設於北京的服務器,之後無論新增聯絡人或發送訊息,數據都會上傳到同一個服務器。
而此前一直對此否認的小米公司,週日卻突然在Facebook上的“小米香港”、“小米台灣”兩個專頁上發布緊急聲明,稱小米提供的所有互聯網服務均符合小米公司隱私條款:未經用戶允許,不會主動上傳涉及用戶隱私的個人資料; 基於近日台灣的媒體報導,部分用戶對“網絡簡訊”自動啟動後的個人隱私數據傳送的擔憂,小米公司非常重視,已組織工程師連夜加班,並於今天(8月10日)發布OTA升級包,關閉“網絡簡訊”自動啟動功能; 小米公司對給用戶造成困擾表示誠摯歉意,也感謝廣大媒體、用戶第一時間給我們反饋問題和修正機會,給小米更快進步空間,為用戶持續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互聯網服務。
不過,在中國大陸,無論是官方網站還是官方微博,均不見小米公司的有關聲明。
有不少網民抱怨,在進行了升級之後,手機內建的瀏覽器不見了。而網民“Felix Ding 丁寧”說:小米竊取隱私這事兒已經鬧了好幾天了,現在終於有了測試結果證實此事。說實話,我對此完全不感到任何意外。國內互聯網公司普遍不知道“隱私”為何物,還以為自己的流氓做法可以通行全世界。這下好了,被外國人教訓了一頓,以後至少在國外能規矩點。網民“Theo Ho”嘲諷道:我已明白了小米可以賣那麼平的原因,之後用小米只用太空卡打電話、上網。收了維穩費,為什麼還要賣$999,香港有很多老人家想用電話,可以零機價派一萬部嗎?
南京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章浩奇週一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小米未在大陸發布聲明,或許是因為大陸的用戶已經“被欺負慣了”; 而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能收集用戶資料上傳到服務器,這更多的取決於商家本身的規則規範。
“他會不會(收集隱私上傳服務器)這不好說,但是他肯定是可以這樣處理的。他會不會上傳到什麼地方給什麼單位、或者什麼組織去利用,這個也不是說沒有這個可能性。我認為取決於服務的提供商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遵守一些規範,還要看他所服務地區的法制環境。有這些規範,但是如果沒有製約的,他當然可以不遵守。”
今年7月,中國官方央視大篇幅報導稱蘋果公司的智能手機iphone記錄用戶常去地點及第三方應用收集用戶位置信息,如果有人獲取這些數據,就能了解中國的更多情況甚至國家機密。 《人民日報》也在同月報導,蘋果手機操作系統存在安全“後門”,可直接提取用戶私人數據,包括短信、通訊錄和照片等。
而此次小米公司被曝光將用戶資料上傳至北京服務器的風波持續多日,中國官方媒體卻沒有作出任何的報導。
對於這樣明顯的區別對待,廣州作家野渡週一向本台表示,中國大陸不少應用軟件都留有“後門”,但這些是當局縱容、默許甚至是強制要求公司做的,因此官方對此迴避了。
“官方對蘋果等等國外公司,害怕他們竊取一些所謂隱秘的東西,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宣揚民族主義的情緒。其實我們都知道,不只是小米公司,包括各種各樣殺毒、應用軟件等等事實上也是官方強制有一些後門,為他們所謂的安全措施提供資料。在竊取用戶隱私、個人資料方面國內的公司比外海的公司做得更加厲害,而且某種程度上是官方縱容,甚至是強制國內的公司做這些的,。在所謂'國家安全'的名義下,必須要掌控一些民眾的活動、資料,收集有關情報信息。”
(來源: 自由亞洲電台, 2014-08-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